首页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
索引号: 1001-/2021-0409001 公开目录: 市政府文件 发布日期: 2021-04-09 15:11:03
主题词: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普政办函〔2021〕3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中央、省驻普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4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云政办函20217号)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普洱市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工作任务分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认清发展形势,提高政治站位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在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为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由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各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和普洱区位优势,加快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大力拓展多元化市场,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党在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作用,加强推进对外贸易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组织协调作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将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根据任务分工进一步细化措施,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三、加强跟踪问效,确保末端落实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相互支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力度,及时跟踪工作推进情况,协调解决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重要情况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附件:普洱市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工作任务分工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331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普洱市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工作任务分工

工作任务

主要措施

责任单位

一、创新开拓方式,优化国际市场布局

畅通工作机制,优化贸易环境

加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研究,认真分析协定内容,指导外贸企业利用协定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畅通与周边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定期沟通机制,营造口岸发展良好环境,推动解决双边贸领域突出问题,提升贸易便利化。

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市税务局等单位配合。

利用新技术新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充分运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利用线上展会、电子商务平台等渠道开展线上推介、在线洽谈和线上签约等。推进展会模式创新,探索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新模式。

市商务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配合。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对重点市场宣传推介力度,及时发布政策和市场信息。加强国别贸易投资法律政策研究。建设跨境贸易投资综合法律支援平台。做好企业境外商务投诉服务。提升商事法律、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服务水平。

市商务局牵头;市司法局、市外办等单位配合。

二、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构筑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贸易通道。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扩大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孟连(勐阿)边合区管委会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外办、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市税务局等单位配合。

加强产业转移对接

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培育和打造一批外向型五金、家电、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塑料制品等产业基地,增强园区产能转移承接能力。建立与东中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长效对接和合作机制,利用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等平台,加强投资信息共享和对接交流。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孟连(勐阿)边合区管委会牵头;市财政局、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市税务局等单位配合。

三、加强分类指导,优化经营主体

加强重点外贸企业培育

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推进茶叶、咖啡、生鱼片、松香等主要行业加快发展,力争把我市茶叶、咖啡等传统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做出特色。引导企业创新对外合作方式,优化资源、品牌和营销渠道。推畅通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资金结算支付体系和海外营销服务网络建设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茶咖发展中心、市商务局牵头;市财政局、人行普洱市中心支行等单位配合。

增强中小企业贸易竞争力

加大政策支持和培训力度,助力中小外贸企业成长。开展市场多元化行动,推进中小企业抱团出海。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走国际化道路,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小巨人企业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牵头;市外办等单位配合。

提升协同发展水平

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探索组建企业进出口联盟,促进中小企业深度融入供应链。支持龙头企业搭建资源和能力共享平台。引导企业与境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供需保障的互利合作。稳存量,促增量,充分发挥外资对外贸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牵头;市外办等单位配合。

主动服务企业

完善重点外贸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发挥贸促机构、行业商协会作用,共同推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市商务局牵头;市外办等单位配合。

 

四、创新要素投入,优化商品结构

推动产业转型

升级,保护和

发展产业链供

应链

保障在全球产业链中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和关键产品生产出口,维护国际供应链稳定。拓展重点市场产业链供应链,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互联互通。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配合。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改造。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支持建设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市税务局等单位配合。

优化出口产品

结构

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优势产品贸易规模,提升茶叶、咖啡、松香、生鱼片、大米蛋白等出口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和特色发展水平,通过引进机电设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加快我市在研发、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能力提升,延伸出口产品价值链和附加值。

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茶咖发展中心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等单位配合。

提高出口产品

质量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严把供应链质量关。建设一批重点出口产品质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与重点出口市场认证证书和检测结果互认。鼓励企业使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充分利用国际认可的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按照国际标准开展生产和质量检验。

市市场监管局、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牵头;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配合。

优化进口结构

发挥《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引导作用,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支持能源资源产品进口。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加强对外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增加国内紧缺和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农产品进口。扩大咨询、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进口和旅游进口。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牵头;市科技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配合。

五、创新发展模式,优化贸易方式

 

做强一般贸易

扩大一般贸易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谈判、议价能力。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品牌培育、渠道建设,增强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生产和供给能力。加快推进自主出口品牌体系的培育与发展,鼓励形成区域性、行业性品牌。

市商务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配合。

支持加工贸易

支持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提升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支持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

市商务局牵头;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等单位配合。

发展其他贸易

落实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政策,推动边民互市商品落地加工。培育发展边境贸易商品市场和商贸中心。发展边境地区电子商务。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探索促进新型国际贸易发展。

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等单位配合。

促进内外贸一

体化

优化市场流通环境,便利企业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降低出口产品内销成本。鼓励出口企业与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对接,多渠道搭建内销平台,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加强宣传推广和公共服务,推动内销规模化、品牌化。

市商务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等单位配合。

六、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

健全组织管理

依托各类产业集聚区,加快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完善配套支撑产业链,增强供给能力。

市商务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市税务局等单位配合。

建设公共服务

平台

依托研究院所、大专院校、贸促机构、行业商协会、专业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搭建研发、检测、营销、信息、物流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

市商务局牵头负责,其他有关单位配合。

七、创新服务模式,推进贸易促进平台建设

利用展会抢抓

订单,扩大成

组织企业积极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知名综合展会。鼓励企业充分利用永不落幕南博会在线展线上线下融合办展新模式,不断扩大交易额。

市商务局牵头负责,其他有关单位配合。

积极扩大进口

充分借鉴创新示范区在促进进口、服务产业、提升消费等方面好的经验做法,推动进口贸易转型发展。

市商务局牵头;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等单位配合。

八、创新服务渠道,推进国际营销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国际

营销体系

鼓励企业以合作、自建等方式,完善营销和服务保障体系,开展仓储、展示、批发、销售、接单签约及售后服务。推进售后云服务模式和远端诊断、维修。重点推动以茶叶、咖啡等为重点的农产品行业品牌企业建设国际营销服务网点。

市商务局、市茶咖发展中心牵头;市外办等单位配合。

推进国际营销

公共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平台带动和示范作用,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建设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积极申建国家级国际营销公共平台,共享平台资源。

市商务局牵头;市外办等单位配合。

 

 

 

 

 

九、创新业态模式,培育外贸新动能

 

 

 

 

 

 

 

 

 

 

促进跨境电商

等新业态发展

结合边境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探索电商+边贸融合发展模式和龙头企业+跨境电商、跨境电商直邮、保税备货、B2B直接出口、出口海外仓等跨境电商发展模式,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

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市税务局、人行普洱市中心支行等单位配合。

加快发展新兴

服务贸易

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培育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外包。培育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扩大中医药服务出口。

市商务局牵头;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等单位配合。

加快贸易数字

化发展

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积极推进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向数字服务和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支持企业不断提升贸易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建设贸易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

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数字经济局、市科技局等单位配合。

强化政策支持

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前提下,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外贸稳中提质、创新发展。落实再贷款、再贴现等金融支持政策,加快贷款投放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投放,落实好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支持。充分发挥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根据市场化原则适度降低保险费率。

市商务局牵头;市财政局、市金融办、人行普洱市中心支行、普洱银保监局等单位配合。

十、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保障体系

 

优化进出口管

理和服务

加强口岸收费管理,严格执行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持续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涉企收费。积极推动扩大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范围,持续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加快推进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推动人民币NRA账户便利化使用,有序推广上线运行境外边民银行账户服务平台,为境外边民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银行结算账户服务。

市商务局牵头;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市税务局、人行普洱市中心支行等单位配合。

不断提升贸易

便利化水平

进一步简化通关作业流程,精简单证及证明材料。创新海关核查模式,推进网上核查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推进全流程作业无纸化。

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牵头;市商务局等单位配合。

加强国际物流

保障

促进国际道路货运便利化。以市场化为原则,鼓励运营企业完善境外物流网络,增强境外物流节点的联运、转运和集散能力,拓展回程货源,提高国际化运营竞争力。积极发展集装箱联运。

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配合。

提升风险防范

能力

严格实施出口管制法,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审核,推动出口管制合规。健全预警和法律服务机制,构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工作体系。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推动形成多主体协同应对的工作格局。完善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扩大覆盖面。

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思茅海关、勐康海关、孟连海关、市税务局等单位配合。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