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目录

首页  >  正文
关于普洱市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7-04-08   作者:财政陈鼎锋 点击数:  
 索引号:  1001-04_A/2017-0408001  公开目录:  部门预算  发布日期:  2017-04-08
 主题词:  财政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文  号: 

市三届人大五次

会议文件(十四)

 

 

关于普洱市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7321日在普洱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普洱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普洱市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市政府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有关决议,主动服务大局,认真履职尽责,聚焦收入平稳增长“一个中心”,突出预算支出管理和筹措财力“两个重点”,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保障民生“三项任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市财政工作稳中有进,圆满完成了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整体良好。

(一)2016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上了一个新台阶。完成500,578万元,为同口径年初预算的100.4%,比上年同口径决算数增收28,197万元,增长6%。其中:税收收入303,674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决算数增长8.4%;非税收入196,904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决算数增长2.4%。支出2,457,18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5.8%,为调整预算的102.4%,比上年决算数增支266,237万元,增长12.2%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0,578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639,88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213,364万元,调入资金156,74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783万元,调入预算周转金1,94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480,400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02,400万元、置换一般债券 378,000 万元),收入总计3,010,69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7,18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984万元,置换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78,0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05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147,461万元,比上年减少65,903万元,下降30.9%。结转资金的形成,主要是部分上级专款补助资金当年难以形成支出,需结转2017年按规定用途安排使用。另外,已下达预算单位但因项目未完全实施、政府采购程序未完成等原因尚未支用的授权支付额度结余,也需结转2017年支付。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891万元,为同口径年初预算的101.8%。比上年决算数增收9,310万元,增长7.9%;支出323,00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1.4%,为调整预算数的107.7%,比上年决算数增支53,057万元,增长19.7%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891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639,881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5,90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9,392万元,调入资金54,11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86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480,400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02,400万元、置换一般债券 378,000 万元),收入总计2,414,44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3,004万元,置换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03,94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562,75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支出231,06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984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5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71,646万元,比上年减少17,746万元,下降19.9%。(结余原因同上)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6,91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60.9%,比上年决算数增加11,142万元,增长11.6%;支出78,53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49.3%,比上年决算数减少37,496万元,下降32.3%。基金收支未达年初预算,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市场低迷,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未达预期。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6,91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2,73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5,077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3,000万元(其中:置换专项债券53000万元),收入总计227,72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8,535万元,置换专项债务还本支出53,000万元,调出资金59,742万元。收支相抵,基金结余36,450万元,需结转下年对应安排支出。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8,407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3.4%,比上年决算数增加19,861万元,增长69.6%;支出9,70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44.1%,比上年决算数减少10,052万元,下降50.9%。(下降原因同上)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8,40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14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5,077万元,下级上解1,99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53,000万元(其中:置换专项债券53,000万元),收入总计147,61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703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6,975万元,调出资金35,986万元,置换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4,6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支出18,400万元(其中:置换专项债券转贷支出18,400万元),收支相抵,基金结余11,955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6年,全市及市本级未发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39,07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9.7%,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9.0%;支出560,68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1.9%,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3.6%。当年收支结余78,38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23,036万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95,06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0%,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2.3%;支出148,43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2.5%,比上年决算数增长7.1%。当年收支结余46,63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30,813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未达年初预算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将失业保险参保费率由2%下调为1.5%后保费收入减少;二是2016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工作启动较晚,单位部分配缴相应减少;三是部分县(区)年初预算编制时测算基数较大,而与实际执行数偏差大。

以上均为快报数,待省财政厅批复我市2016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变化情况。

(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16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193.61亿元(其构成为地方政府债券118.04亿元、地方政府存量债务75.57亿元)。其中,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为11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72.6亿元、地方政府存量债务46.4亿元)。全市及市本级政府债务均控制在年度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15.4亿元和128.9亿元以内。全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三)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根据市委的部署,认真按照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以及审计提出的意见要求,市政府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统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全力以赴抓收入、优支出、促转型、防风险、推改革,各项财政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主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线,主动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进去产能,全力支持煤炭、蔗糖行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支持去库存,以货币化安置为主,积极协调棚户区改造融资15.3亿元,全力支持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努力去杠杆,筹集1亿元实施中小企业“转贷通”业务,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继续降成本,全面落实“营改增”、减税降费等积极财政政策,取消或降低涉企收费项目53个,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为实体经济减负加力。扎实补短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脱贫攻坚、教育卫生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有效供给,促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多措并举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综合施策贯彻积极财政政策,千方百计为稳增长加力增效。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50.44亿元,省专项建设基金38亿元,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加快转变财政支持发展方式,积极创新融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投资基金、政府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突破融资瓶颈,有力撬动了经济稳步增长和重大项目推进。全国首支规模50亿元的绿色经济发展基金落地普洱,两期到位资金22.5亿元;加快PPP模式推广运用,完善财政扶持措施,我市成功发行全省首支PPP基金37.5亿元;争取地方政府债券55.5亿元(其中置换债券43.1亿元,新增债券12.4亿元)。积极贯彻落实42条稳增长措施,筹措安排3.7亿元稳增长专项资金。认真落实各类税收减免政策,为实体经济减负加力。

三是全力以赴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依法组织收入,加强政府统计、国地税、重点产业管理等部门间协同配合,适时监测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和财政运行情况。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做实财税联席机制,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稽查,严厉打击偷漏税行为。依托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实现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同征、同管,确保税费“颗粒归仓”。严查虚收空转,努力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努力克服经济下行、政策性减税降费叠加压力,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大力争取上级支持。在上级财政收入增幅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全市争取上级财力性补助资金1,202,577万元,比上年增加121,748万元,增长11.3%。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量资金5,577万元,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增量资金2,291万元,争取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资金增量16,547万元,两批财力补助资金17,574万元;争取4个县纳入生态功能区范围,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增量资金7,903万元;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规模净增4亿元。在上级补助资金的有力支撑下,全市财政支出增长较快,超年初增长目标6.2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2位。

四是聚焦重点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践行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全市“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0.9%。挤出和腾出的资金重点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全市民生支出达185.22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5.4%,比上年增加22.32亿元,占比提高0.98个百分点,再创民生投入和占比双新高。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年初将公用经费的5%调整用于扶贫投入,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翻两番,全市财政扶贫支出达154,029万元,同比增长达88.6%。争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贷款65.5亿元、浦发扶贫发展基金首期30亿元、国开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73.6亿元,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脱贫攻坚。制定出台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方案和管理办法,优化涉农资金供给分配使用机制,全市统筹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9.7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五是深化财税改革提升管理效能。完善制度设计,出台“1+8”财政体制改革系列文件。强化“四本”预算统筹力度,加大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力度,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和新增债券全部纳入预算规范管理。按规定将5项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统筹更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顺利实现“营改增”后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过渡,完成全市收入基数任务。加快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省、市共同组建信用再担保公司。大力盘活存量资金,坚决收回存量资金5.2亿元。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市本级完成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进一步规范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账户管理。依法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经人大批准的预算,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支出。采取问责、约谈、收回滞留资金等方式,进一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明显减少。

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财税增收基础依然薄弱,财政收入主要依靠非税收入拉动,部分县非税收入占比过高;二是“五网”建设、脱贫攻坚、保民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刚性支出需求增加较快,收支矛盾异常突出;三是财税改革与传统思维、部门利益产生碰撞,深入推进难度加大。四是依法理财约束机制有待加强,财政资金“跑冒滴漏”、被侵占挪用等问题仍时有发生。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全市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从财政经济形势来看,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民间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低迷,经济结构尚在转型,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多。烟草、房地产等传统行业效益无明显提高,重点行业对收入增长支撑弱化,新兴产业还未形成有效支撑,税收增长后劲不足。加之,国家和省将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非税收入增收潜力下降,地方财政增收基础薄弱。同时,财政刚性支出和稳增长等支出保障任务繁重,财政平衡极为困难,财政风险加大。虽然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但是,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力促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财政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支撑,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累,新的经济动能正在接续。总体来看,希望与困难并存,但希望大于困难。

2017年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心,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量力而行、统筹兼顾,在保障工资、机构运转、基本民生政策落实基础上,保障重点支出需求,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经综合分析研判,建议2017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比2016年完成数同口径增长5%安排;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比2016年完成数增长6%安排。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525,60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同口径增长5%;支出安排2,605,00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6%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5,600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683,800万元,置换一般债券收入156,9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47,461万元,调入资金265,639万元,收入总计2,779,4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5,000万元,置换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56,9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7,500万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34,50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同口径增长6%;支出安排342,30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6%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500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683,800万元,置换一般债券收入156,90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5,9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1,646万元,调入资金75,000万元,收入总计2,137,74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2,30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621,046万元,置换一般债券还本支出98,300万元,置换一般债券转贷支出58,6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7,500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65,10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54.4%;支出安排116,38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48%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165,1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1,960万元,置换专项债券收入87,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6,450万元,收入总计320,51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16,380万元,置换专项债务还本支出87,000万元,调出资金96,047万元,结转下年21,083万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89,66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85.2%;支出安排15,30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57.7%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89,66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1,960万元,置换专项债券收入87,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1,955万元,收入总计220,575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5,30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9,960万元,置换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4,500万元,置换专项债券转贷支出22,500万元,调出资金72,000万元,结转下年6,315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456万元,其中:利润收入1,45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1,156万元,其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120万元,其他支出1,036万元。调出资金300万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456万元,其中:利润收入1,45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1,156万元,其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120万元,其他支出1,036万元。调出资金300万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7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09,935万元,较上年快报数同口径增长58%,其中:保险费收入508,785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66,509万元;支出安排678,044万元,较上年快报数同口径增长83%,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648,833万元。当年收支结余31,89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09,363万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39,133万元,较上年快报数增长23%,其中:保险费收入55,31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34,257万元;支出安排217,826万元,较上年快报数增长47%,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80,942万元。当年收支结余21,30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36,647万元。

按照《预算法》规定,在2017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和市人代会批准预算之前,为保障市本级正常运转,市财政已将上年度结转的支出以及必须支付的基本及部分项目支出提前下达各部门。同时,部分对下转移支付也按一定比例提前下达。

三、2017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重点

2017年市政府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组织落实好本次人代会关于财政预算报告的审查意见和相关决议决定,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突出预期目标,落实增收节支。坚持抓发展促增收,认真落实更加积极有效财政政策,大力培植财源、涵养税源,进一步强化收入组织,认真落实税收政策,坚持依法征管,坚决不收过头税,严禁越权减免税。努力提高税收收入占比,加快改善收入质量。规范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全力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研究吃透上级政策精神,跟踪掌握政策扶持方向,提高汇报衔接质量和效果。认真贯彻 “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财政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资金分配下达,提升资金使用绩效,确保早投入、早见效。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确保资金安全。

二是突出脱贫攻坚,落实民生政策。完善财政扶贫政策体系,全力做好脱贫攻坚资金保障,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新成效。按照5%的比例统一压缩2017年市级部门公用经费,全部用于增加扶贫专项资金。支持县(区)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推动住房、教育、健康、金融、基础设施等专项扶贫行动,进一步规范扶贫基金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财政保障责任,及时兑现政策规定的个人待遇提标扩面政策,严禁擅自不顾财力随意扩大民生保障范围及提高标准。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完善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力分担机制,大力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支持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分级诊疗保障制度。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强化各项社会保障投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大社会福利和优抚投入。支持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

三是突出全面创新,落实转型发展。以改革精神指导财政工作创新,力求多点开花、多出亮点。用好用活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促进股权投资、债权融资、财政补助的协调联动,积极设立多元化政府投资基金。继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基金后续发行工作,主动配合加快扶贫基金、产业基金、特色小镇建设基金、综合交通建设基金等落地投资,通过基金运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放大效应,全力支持稳增长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PPP模式推广运作,精心谋划一批规范、质优的PPP项目,全力抓好PPP项目落地工作,有效解决新建和在建项目投融资难题。强化融资担保行业监管,探索建立融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四是突出制度建设,落实财税改革。全面贯彻落实《预算法》,继续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扎实推进预决算公开,健全部门预决算公开考核和行政问责制度,拓宽公开渠道,丰富公开方式。推进中期规划管理,试编20172019年中期财政规划。继续推进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严格控制新增专项,硬化预算执行管理。继续实施分月、分季度预算执行目标考核制度,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考核奖惩。进一步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管理,一般公共预算结转超过两年的资金一律收回预算。加快盘活存量资金的预算执行,防止资金发生“二次沉淀”。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扎实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五是突出依法理财,落实资金绩效。严格执行预算法和预算审查监督条例,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纪检监察、审计监督。建立权力界定清晰、运行规范、责任分工明确、措施落实到位的财政依法行政管理体系,规范财政权力运行。健全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内部流程控制、信息监控、绩效评价、监督问责等制度体系。加强重点项目、重大民生政策监督检查力度,扩大重点项目和资金第三方评价范围,加快形成“花钱必问效、低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提升预算执行监控和数据分析运用水平。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整饬理财作风,严防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确保财政资金和干部“两个安全”。

各位代表,做好2017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大局,务实求进、守正创新,强化财力保障和政策支撑,为实现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附件【2016年普洱市及市本级地方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及2017年预算草案.xls
附件【2017年 普洱市分地区、分科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表.xls
附件【2017年普洱市分地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xls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