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目录

首页  >  正文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方案》的通知
2023-12-26   作者: 点击数:  
 索引号:  1001/20231226-00001  公开目录:  市政府办文件  发布日期:  2023-12-26
 主题词:  教育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普政办发〔2023〕9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普洱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1213

(此件公开发布)


普洱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265号)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315号)和《普洱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行动方案》(普办发〔202311号)要求,进一步深化全市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普洱市产教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围绕茶叶、咖啡、文旅、生物药、橡胶等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结构和成长环境,持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联合体建设引领,将产业发展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培养更多技能人才,为普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2025年,产教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全;建成普洱茶、普洱咖啡、普洱康体养生、普洱橡胶等一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培育35个高水平产教融合型公共实训基地,初步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基本形成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联合体实体化运行机制。由市政府统筹,市教育体育局负责,市直部门有关单位参加,以思茅产业园区为基础、市职业教育中心为牵头学校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为牵头企业,遵循自愿的原则,成立由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联合体理事会,制定联合体章程、运营管理制度等,设立秘书处及相关执行机构,实行实体化运作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常务副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若干名。理事成员通过邀请、申请、推荐等方式加入。副理事长在联合体成员单位中产生。在牵头学校设秘书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理事会日常工作。理事会各成员单位原有单位性质和隶属关系不变,管理体制不变,经济独立核算不变,人事关系和职工身份不变。

(二)组建一批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建设普洱茶、普洱咖啡、普洱康体养生、普洱橡胶等一批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据现代农业、新能源、制糖技术、畜禽养殖和生产、药材栽培、烟草种植、水利水电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结构的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建设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通过政府搭台、多元参与、市场驱动,在联合体内建设一批公共实践中心,为联合体成员单位提供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技术技能创新中心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企业职工培训基地、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学生创业基地等,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运行无缝对接。

(四)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定期发布产业规划、需求信息,专业设置与调整和毕业生等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支持联合体内各主体共商共研学校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职工培训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及时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实现联合体内中高有效衔接健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新机制,深化中国特色学徒制改革,支持联合体成员单位联合开设订单班、定制班、冠名班、委托培养班,采取校企双元育人、工学交替、双重身份、岗位培养、在岗成才方式,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引导企业按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五)共建实习培训基地。联合体成员优先与学校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不断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35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联合体成员与学校共建校外教师实践轮训基地、学生实习就业基地,企业优先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岗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针对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动态调整职工培训项目目录,靶向式菜单式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校企联合制定培训规划、联合组织培训实施、遴选建设职工培训基地,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落实联合体成员之间以双向流动、相互兼职为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共同进行创新研发、教学研究,合力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六)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由联合体理事会主导,依托产教联合体成员学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建立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发布技术服务清单,面向联合体成员单位初创成果或原始技术提供实验技术二次开发和中试熟化等研发设计外包服务。支持联合体内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协同攻关,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支持联合体内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成果转化,鼓励各主体联合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创新创业实践成果、科技创新成果等申报工作。支持联合体内院校积极承接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提升企业员工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积极服务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

(七)推动一体化智能化建设。搭建人才供需信息服务平台,汇集产教联合体内企业岗位需求、学校人才供给、技术产品研发、校企合作项目等信息,促进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深度融合。搭建智慧教育教学平台,在联合体内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虚拟实验室、虚拟教研室,全面提升数字化教学水平。搭建技能学分数字银行服务平台,在联合体内探索开展培训学习成果互认、学分互换,以数字赋能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加强联合体数字化和智慧化系统建设运用,积极构建高效便捷、安全可靠、按需使用的数据管理运行机制,适时将智慧化成果转化为数字生活红利,促进联合体更好地凝聚育人合力、促进产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

(八)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建立12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创建2个以上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设置灵活的用人机制,采取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方式,支持职业学校公开招聘行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任教;设立一批产业导师特聘岗,按规定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采取兼职任教、合作研究、参与项目等方式到校工作。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委政府在组织领导、规划指引、政策支持、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支持产教联合体组建运行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产教联合体建设发展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生态。建立市级层面工作专班,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等市级有关部门参加,其主要任务是统筹推进全市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研究制定产教联合体建设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联合体运行中的重要问题,督促指导联合体建设运行成效。专班办公室设在市教育体育局。

(二)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联合体工作会议制度,建设集聚教育、科技、产业、经济和社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咨询组织,承担职业教育政策咨询、标准研制、项目论证等工作。教育体育部门牵头建立统筹协调推进机制,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产业主管部门负责整合相关企业资源,提供相关产业人才、技术需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整合科研院所资源,为联合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支持建立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机构,整合相关职能,统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三)强化政策扶持。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将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项目纳入专项债券、预算内投资等支持项目,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为联合体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鼓励企业、高校、职业院校等各方加强合作,落实产教融合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发展职业教育。

(四)营造良好氛围。及时总结联合体建设改革的典型经验,做好有关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充分了解、积极支持、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洽谈会,利用重要节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挖掘和宣传基层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典型事迹。树立结果导向的评价方向,对优秀的职业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技术技能人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扬奖励,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附件普洱市域产教联合体理事会名单



附件


普洱市域产教联合体理事会名单


一、市直部门

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教育体育局

市科技局

市财政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林草局

市商务局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卫生健康委

市国资委

市乡村振兴局

市茶咖发展中心

市农垦局

云南思茅产业园区管委

市总工会

二、各类学

普洱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普洱卫生学校

普洱市体育职业高级中学

普洱市特殊教育学校

宁洱县职业高级中学

墨江县职业高级中学

景东县职业高级中学

景谷县职业高级中学

镇沅县职业高级中学

江城县职业高级中学

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

孟连县职业高级中学

西盟县职业高级中学

、科研院所

普洱市社科联

普洱茶研究

普洱市林科所

普洱市农科所

普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行业协会学会

普洱市会计学会

普洱市医学会

普洱茶协会

普洱咖啡协会

普洱市旅游业协会

普洱市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

普洱市道路运输行业协会

、行业企业

(一)现代农业类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

普洱市银生茶业有限公司

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

普洱景迈柏联普洱茶庄园有限公司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

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普洱漫崖咖啡实业有限公司

云南思茅北归咖啡有限公司

普洱市卫国林业局

云南爱伲农牧(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梁氏高原蓝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江城农场

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普洱联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瑞禾种业有限公司

普洱市森洁天然乳胶实业有限公司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孟连有限公司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墨江有限公司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江城有限公司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西盟有限公司

镇沅松子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二)文化旅游类

普洱金凤酒店有限公司

普洱景兰大酒店有限公司

湄公河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普洱茶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普洱市今日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普洱太阳河发展有限公司

云南云缦汽车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普洱分公司

(三)医药卫生类

普洱市人民医院

普洱市中医医院

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

普洱市妇幼保健院

普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思茅区人民医院

普洱淞茂滇草六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普洱星启眼科诊所有限公司

云南健之佳连锁健康药房有限公司

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大唐汉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爱尔眼科医院

国大药房(普洱)淞茂有限公司

普洱市思茅区汇丰视光眼镜经营部

普洱市思茅区台发眼镜有限公司

普洱市思茅区新视界眼镜店

普洱市眼科医院

(四)装备制造类

云南尖峰水泥有限公司

云南普洱西南水泥有限公司

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普洱制盐分公司

云南中云上允糖业有限公司

普洱福通纤维板有限公司

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

云景飞林(普洱)新材料有限公司

普洱君喜鹿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五)公共服务类

普洱市天生祥超市

沃尔玛(云南)商业零售有限公司普洱分店

云南金鹿物流有限公司

云南米之兰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普洱祥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普洱供电局

(六)信息技术类

普洱苏上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普洱晓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普洱英智科技有限公司

普洱市金融培训中心有限责任公司龙山分公司

(七)交通运输类

普洱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八)水利水电类

云南大唐国际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