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36号提案的答复函 | ||||||||||||
|
||||||||||||
民建普洱市委: 你委在政协普洱市五届三次全会上提出的《关于着力推动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的提案》(第136号),已交由我单位牵头办理,现结合工作实际,综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边民互市贸易作为稳边固边的重要举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及促进边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落地加工、引入金融保障等,推动边民互市贸易不断向前发展,促进边民富和边疆稳的有机统一。截至目前,普洱市现有获批的边民互市点3个,分别为孟连口岸勐阿、芒信通道及勐康口岸。共成立边民互市合作社(互助组)69个,登记备案边民9364人,互市商品落地加工备案企业2户,均为进口甘蔗落地加工。2024年1—7月,参与互市的边民累计达7.6万人次,实现边民互市贸易6.1亿元,带动边民增收384万元。其中,勐康口岸完成1.5亿元;勐阿边民互市点完成2.2亿元;芒信边民互市点完成2.4亿元。互市进口商品主要有甘蔗、茶叶、辣椒、咖啡豆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日用百货、农副产品、五金建材、小型家电等。 二、提案办理情况 市商务局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把提案办理工作作为查找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抓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定牵头领导、定承办人员、定落实措施、定办理标准、定办理期限”要求,认真制定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业务科室成员为组员的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协办单位联动、与提案委员沟通,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制度,确保提案所提问题得到解决,让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办理工作由“答复型”向“解决型”转变,助力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方面。一是积极规范互助组(合作社)发展。由于普洱市边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开展互市贸易能力有限,市县商务部门会同税务、市场监管、金融等部门联合积极对边民及合作社进行政策宣传和实操培训,提高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能力;积极探索“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互助组)+边民”的“抱团”发展模式,提高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组织化程度。截至目前,到边境乡镇指导边民互市工作10次,开展宣传培训16期,培训边民骨干力量约1200余人次。二是积极推动边民走出去。因政策调整,2024年1至7月,孟连口岸边民互市货运量下降80%,贸易额下降76%。针对存在问题,市县商务部门积极动员边民合作社组织边民进口辣椒、洋葱等无指定监管场地要求的产品,打通边民与境外市场之间的贸易渠道,4月16日以来,逐步实现了辣椒、洋葱、水麻树皮的进口,货值700万元,带动边民增收44000元左右。三是积极提供金融保障。由于普洱边民收入不高,在开展互市贸易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抗风险能力差,落地加工企业也可能面临资金短缺等问题。市商务局积极协调13家金融机构共推出了外贸e贷、跨境贷等10余种跨境金融产品,有效帮助收购企业、边民、合作社(互助组)解决资金上的不足。目前,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试点工作。四是积极完善设施功能。普洱市的边民互市贸易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近年来,通过多方努力,边民互市场所设施功能日趋完善,配置了交易区、查验区、申报大厅、结算中心等功能区域,安装了VPN、集中监控系统、卡口、IC管理系统、查询申报一体机等设备;同时建立了“边民互市管理系统”,以边民身份信息采集、场所电子卡口联网、指纹信息申报为主要内容,实现了边民互市贸易无纸化通关,积极推行“电子交易+跨境结算”业务改革,通过“边互通”APP,边民本人只需要在家使用手机即可完成互市商品的选购和买卖。 (二)推动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方面。一是积极规范企业落地加工。由于目前执行的边民互市法律依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市县商务部门会同海关、税务等部门全流程规范中云糖业边民互市进口落地加工,并于2023/2024榨季顺利实现落地加工,为指导其他企业开展落地加工提供基本参考。该榨季,中云糖业开展边民互市商品落地加工实现产值7000万左右,企业节约成本15万元左右。二是积极提高加工承载能力。针对普洱市边民互市进口商品加工技术含量低、增值率不高,企业开展落地加工的意愿不强实际,市商务局会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普洱区位优势和境外资源,强化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做好招引企业工作,推动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多元化发展。勐康口岸方向,积极引进大瑞药业、泰寮、嘉创等企业落户江城,重点围绕药食同源产品开展落地加工;孟连口岸方向,正在对接普洱交建商贸、孟连傣御庄园等后端落地加工企业,主要围绕花生等粮食类产品开展落地加工。三是鼓励村集体参与落地加工。推动企业与边民互助组(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保障落地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建立“企业+品种+边民就业”的制度体系。目前,江城跃平合作社与中云糖业、孟连鲁小妹等4户边民合作社与昌裕糖业签订了供货协议。2023/2024榨季,江城跃平合作社边民每月从中获得约10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 (三)夯实互市运转基础方面。一是积极改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孟连口岸功能设施,实施了勐阿、芒信通道联检查验设施改造提升、边民互市场所改扩建、保税仓库等一批建设项目;勐康口岸正在加快推进勐康口岸产业园区建设,设立进境粮食、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获海关总署批准,积极为扩大边民互市贸易产品的种类和国别创造条件。二是积极提供资金支持。认真落实2024年推进外贸稳进提质政策落实,对于互市落地加工企业生产设备购置、厂房建设租用改造费用给予50%的支持(单个企业只能享受一次),对于国内段运输费用给予70%的支持。对于边民互市交易场所建设产生的有关费用给予70%的支持。江城县出台了《勐康产业园区入园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给予入园企业相应的政策支持。三是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对口岸的收费管理,严格落实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制度,利用口岸联席工作机制,会同发改、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做好对口岸收费监督管理,实现“所有收费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收费”,促进口岸收费公开透明;全面推行边民互市贸易商品拼车拼装、跨境集中运输等便利化措施,切实降低边民互市贸易成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应用率达100%,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目前,勐康海关平均通关时间:出口从6分钟压缩至0.6分钟、进口从37分钟压缩至21分钟;孟连海关平均通关时间:出口从1分钟压缩至0.6分钟、进口从145分钟压缩至105分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积极采纳提案建议,坚持目标、问题和政策导向,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动边民互市高质量发展,在实现边民富、边疆稳、边防固的实践中努力贡献商务力量。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云南省边民互市操作指引》(云商边〔2023〕20号)为指导,认真借鉴保山、红河、瑞丽经验做法,汲取自身教训,积极探索适合普洱边民互市规范发展的路子,加快出台《普洱市关于规范加快边民互市贸易发展工作方案(试行)》,为普洱边民互市贸易发展提供基本参考。 二是加强与海关、税务部门沟通,建立“3+N”服务工作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帮助企业、边民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全力打通堵点,为开展边民互市贸易保驾护航;9月份将组织孟连、江城2县商务、边检、海关、税务等部门召开一次边民互市贸易工作交流研讨会,并邀请省商务厅、河口县有关专家现场答疑,进一步弄清政策、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全力推动互市贸易规范发展。 三是持续对勐阿、芒信、勐康边民互市点进行提升改造,推动勐康口岸粮食、水果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和药材进口边境口岸验收并投入运营;加快推进孟连口岸转新开放口岸各项准备工作,推动粮食、水果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建设,积极恢复花生、芝麻、香蕉等粮食水果农产品的互市进口。加快成立普洱市国际商会,并发挥其促进国际贸易的作用,积极为边民拓展边民互市贸易产品提供信息支持,进一步畅通并扩大边民互市贸易渠道。 四是加强与边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提升货物通关、申报便利化水平;加强对边民互市市场管理方的监督,坚决杜绝乱收费行为;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试点,并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为边民互市贸易提供更多特色金融产品,积极为发展边民互市贸易提供良好的环境。 五是推动“互联网+边民互市”,加强与海关、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联动,构建边民互市双边一级市场和国内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引导国内企业在平台登记注册,对进入平台的进口互市商品进行电子交易,在平台上完成网上订购、组货、物流、国内销售、缴纳税费等贸易活动,并引入海关、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形成一套业务串联、数据联动、工作协同全链条可监管的贸易新体系,助力边民互市规范化发展。 六是持续推动“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边民”的发展模式,加强对致富带头人、村民带头人的培养,提高边民组织化程度,并按照“能入尽入”原则,推动符合条件的所有村(组)边民登记全覆盖,提高边民的登记备案率和参与互市贸易能力。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规范开展落地加工,为企业和边民签订协议牵线搭桥,提高落地加工企业的带动能力,推动普洱边民互市贸易壮大发展。 再次感谢你委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落地加工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商务工作。 联系人及电话:李丘,0879-2132067。 普洱市商务局 2024年11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