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假期普洱市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 | ||||||||||||
|
||||||||||||
2019年春节7天,普洱市共接待游客80.14万人次,同比增长6.54%,实现旅游收入61223.39万元,同比增长16.98%。 春节期间,全市假日旅游产品充足、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旅游市场繁荣稳定,普洱昆曼大通道休闲度假之旅、“绿三角”原生态之旅两条旅游线路倍受游客欢迎,旅游假日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游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一是“自驾游”成主流,“旅游+交通”促进城市间客流互动。随着汽车租赁大众化、家庭用车普及率快速提升、小型客车高速免费通行、道路交通便利化等多种因素叠加,“自驾游”渐成主流,到普洱的自驾游游客明显增加,主要来四川、重庆、贵州、昆明、玉溪、临沧、版纳等周边省市。二是乡村游成为聚焦点,“旅游+探亲”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过年回乡探亲访友是春节永恒不变的主题,乡郊休闲、民俗体验、探亲访友、亲子游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活动受追捧,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给人一种纯朴、亲切的感觉,很受游客青睐。澜沧景迈山、景东哀牢山的樱花、云海吸引大批城市游客前往赏花、摄影。三是旅游扶贫村游人渐增,“旅游+扶贫”增添旅游新亮点。我市根据“发展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整合资金投入旅游扶贫、完善服务设施、强化旅游宣传等各项举措,很多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涌现出澜沧景迈芒景村、老达保勐根村、孟连秧洛博航村等一批成熟的乡村旅游扶贫村,深受广大游客喜欢。 二、产品供给充足。全市共有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8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2个,省级民族特色旅游村10个;住宿床位64265张,其中星级饭店49家、贯标特色民居客栈4家、贯标经济型酒店6家;旅行社24家、旅行社分社21家;特色农家乐100家、特色餐饮店32家,旅游汽车公司3家。春节期间旅游市场供给充足,基本能够满足游客需求,旅游景区、消费场所及重点部位市场秩序井然,整体未出现拥挤情况。 三、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一是载歌载舞好戏连台。春节假日期间,我市依托自身旅游资源优势,针对假日旅游需求,组织开展了舞龙舞狮、民族文艺表演、扩塔(春节)拜年及民族民间歌舞联欢等活动。二是特色民俗活动平添节日气氛。依托春节民俗文化体验游,大力开展猜灯谜、送春联、春节游园、“抓瓢鸡过大年”、篝火狂欢、乡村音乐、灯会、庙会、祭孔、穿汉服、许愿、投壶、书法美术摄影展、民族文化巡游展示,以及陀螺、斗鸡、丢包、秋千、磨单秋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为游客推出了丰富、欢乐、有内涵、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深受游客欢迎。三是年货游购呈上浓浓年味。各县(区)纷纷为市民采购年货搭建平台,商家集中销售春联、鞭炮、电器、服装,以及茶叶、核桃、肉类、蔬菜、酱菜等土特产产品,极大丰富了市场需求,增添了浓浓年味。四是优惠活动连连倍受游客欢迎。西盟勐梭龙潭、普洱国家公园、北回归线标志园、茶博苑制定优惠方案,加大对春节旅游的营销力度,游客量明显增加。 四、市场运行平稳有序。春节期间,消费市场以集中式爆发式的购物、旅游、娱乐为主,我市旅游充分发挥其拉动力和融合力,盘活了整个黄金周消费市场。旅游市场购销两旺,使旅游企业大为受益,带动了商业、餐饮、娱乐、交通、住宿等发展。各旅游景区景点游览秩序井然,游客游览体验性强、满意度高。昆曼高速公路、思澜公路、思江公路以及普洱“绿三角”区域交通状况良好,有效保障了游客赴普洱旅游的便利性普洱节庆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五、文明旅游、诚信经营氛围浓厚。结合普洱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市各旅游景区、宾馆饭店、通景公路等公共区域设置了文明旅游提示语、悬挂宣传横幅;在景区旅游要道设置“文明志愿服务岗”,为游客提供咨询、失物认领、紧急药品等便民服务;各旅游企业诚信经营、文明服务,热情推介旅游景区景点,积极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健康旅游、绿色旅游、理性消费,为提升普洱旅游形象加了分。 六、“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效果显现。通过大力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2018年10月1日,“一部手机游云南”普洱板块精彩上线,把全市整体宣传营销与“游云南”APP宣传推广充分结合,普洱旅游知名度大幅提升,到普游客数量增加明显。 七、航线带动效应明显。旅游航空市场开拓发挥效应,由于思茅—成都、思茅—重庆、思茅—长沙、澜沧—重庆航线支撑,川渝等大量游客涌入我市,尤其是“昆曼线”、“绿三角”游客增量比较明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