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普洱市五届二次会议第202号提案的答复 | ||||||||||||
|
||||||||||||
李志学、李思晨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江城县亚洲象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提案》(第202号),交我们办理,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普洱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建设中国最美省份”的战略部署,按照“生态宜居之城、健康养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的普洱新发展定位和“把普洱市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示范城市、祖国西南边疆绿色明珠”的发展目标,普洱作为“七彩云南”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缩影,素有“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王宫”之称,在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物种,成为全球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生态绿洲。拥有亚洲象、西黑冠长臂猿、印度野牛、绿孔雀等旗舰明星物种。普洱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条件,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活动及觅食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为保护好野生动物,营造促进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环境,全市不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人与野生动物活动区域重叠有所增加,每年都有野生动物伤害人、破坏房屋、畜禽、农作物等情况的发生。
二、普洱市亚洲象保护与安全防范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出台管护政策。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亚洲象保护工作,成立亚洲象保护领导小组,定期听取亚洲象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并印发《普洱市亚洲象保护管理方案》、《北移亚洲象群保护与助迁工作制度贯彻意见》和《普洱市野生亚洲象肇事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统筹做好亚洲象保护、安全防范、预警监测等工作。
(二)全面加强监测预警。全力抓好预警监测工作,组建专业护象队伍,做到“管好象,护好人”。2022年,投入中央资金250万元,组建普洱市第一支20人以上的专业护象队伍,对亚洲象群进行24小时人工和无人机预警监测,将亚洲象活动信息及时反馈有关县(区)、乡(镇),并通过微信、短讯等方式向周边群众发出预警。同时,林草部门还配备了由64名监测员(其中江城县14名)组成的村寨护象队伍,协助配合专业队伍发送监测信息,组织开展村寨安防工作,引导村民撤离危险区域等工作。
(三)加强安防体系建设。购置了红外线无人机18架,在亚洲象主要活动区域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安全警示牌、防护栏等,保障“象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安全。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亚洲象观测塔、全国第一个亚洲象护象小学(倚象纳吉小学)。其中江城县安装红外线监控相机10台,建成防象电脉冲围栏12.1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66盏,在康平镇大树脚村曼练山小组建设避象塔1座。
(四)逐步提高肇事补偿金额。2020至2022年以来,普洱市有效提高了野生动物肇事保险投保力度。全市每年投保2200万元(省级1400万元、市级440万元、县区360万元),并与森林火灾保险捆绑,各类补偿标准有了明显提高。2022年下半年(7月1日-12月31日期间),继续投入700万元(国家、省级资金),用于野生动物肇事商业保险,将亚洲象重点肇事损失严重的玉米、水稻、甘蔗、芭蕉4种作物再次提升补偿标准,弥补群众经济损失。
(五)全面提升保护意识。近年来,开展了多形式多角度的科普宣教,编制了普洱市第一个亚洲象方面的校本教材。重点在普洱学院、普洱二中、思茅四中建立普洱市生物多样性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普宣教功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安全防范知识和技巧。其中江城县在涉象村组共发放各种宣传手册2万多份,制作亚洲象预警出没警示固定牌20个、移动牌80个,有效提高了群众的自我保护和爱象、护象意识。
三、关于委员提案的工作情况
你们所提出的:给予协调建设“亚洲象国家公园”、亚洲象救护及繁育基地,开发亚洲象旅游资源,建立涉象区域群众生产生活补贴机制,在开展亚洲象保护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非常中肯,充分考虑到亚洲象保护工作的现状、困难和问题,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委员提出的提案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积极配合省级创建亚洲象国家公园
根据拟建亚洲象国家公园矢量,结合国土三调数据,拟建亚洲象国家公园江城片区涉及康平镇:曼老街村、曼克老村、营盘山村。拟建国家公园范围为144.1平方公里(21.6万亩),涉及地类主要有:林地面积139平方公里(20.9万亩);园地面积3.3平方公里(4948亩);耕地面积0.4平方公里(600亩)、还涉及部分农村宅基地、道路等。亚洲象国家公园江城县片区属于一般管控区,由三部分组成:生活区、生产区、生态区,普洱市林草局将积极配合省级开展亚洲象国家公园的创建工作。
(二)加强江城县亚洲象旅游资源开发
2022年底至2023年初,市文化和旅游局邀请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和相关处室多次深入实地开展亚洲象前期调研。2023年1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做好世界级景区和度假区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省文旅办发〔2023〕8号),市文化和旅游局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了上级重要文件精神。根据王刚市长批示,在2020年整董勐桑洛小镇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基础上,2023年提升建设4A级景区,培育亚洲象国际生态旅游区(普洱整董)。根据初步建设方案,项目投资规模20亿元,拟新增建设用地427亩。省级统一编制规划,组织评审。目前,亚洲象国际生态旅游区(普洱整董)项目已报省级进行了划定范围、重点支撑项目初审,并按照专题会要求修改完善了项目申报内容,待省级明确入选全省5个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后,将得到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支持。
江城县亚洲象旅游开发发展方向以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疗养生和自驾游产品打造为重点,利用独特的亚洲象资源,充分塑造亚洲象IP,嵌入原生态傣文化,拟将整董镇打造成为象傣文化相得益彰的享誉世界的亚洲象国际生态旅游区。
按照突出核心资源优势、聚焦发展主题和大小适宜、集中连片的原则,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范围不少于5平方公里的划定标准,核心开发范围初步确定开发范围为东至整董村曼景寨小组,南至曼滩村曼滩小组,西至整董村曼景湾小组,北至整董村曼宽小组,规划面积11.36平方公里。
目前,江城县亚洲象旅游开发重要支撑项目为整董勐桑洛边境旅游度假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董塔展洪瀑布滨水乐园建设项目、整董观象半山酒店建设项目、整董百花谷温泉康养度假项目,均已取得项目备案证,累计已投入14195万元。
(三)探索群众生产生活补贴机制
为探索群众生产生活补贴机制,普洱市已开展了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工作。根据象群主要活动区域,在远离村寨的地方,把群众撂荒、闲置的土地在不改变土地属性及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划定食物源基地范围,由农户种植亚洲象喜食的农作物。2022年在思茅区倚像镇、六顺镇、思茅港镇、云仙乡建设亚洲象食物源基地3500亩,每亩补助200元,主要种植玉米。食物源基地种植的农作物,若被亚洲象取食就由保险公司补偿农户损失,若未被亚洲象取食就由农户采收,保障农户了粮食安全。今后普洱市林草局将继续开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工作,保障涉象区域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感谢你们对普洱市亚洲象保护与安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3年7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