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目录

首页  >  正文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对政协普洱市四届、三次会议第 60 号提案的答复函
2020-10-21   作者:市林业和草原局 点击数:  
 索引号:  1018-/2020-1021011  公开目录:  提案议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0-10-21
 主题词:  林业  发布机构:  市林业和草原局  文  号: 

 

A

公开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

 

普林函202056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对政协普洱市四届、三次会议第 60 号提案的答复函

 

唐红燕委员:

您在政协普洱市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思茅松林 下种植开发利用,助推普洱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 60 号提案),已交我单位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出台相关政策,做好发展规划方面。

当下,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始终遵循生态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实惠的原则,在生态优先, 不改变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市林草局结合全市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台了

《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 》普林发〔2019


 

 

406 号,制定发布《普洱市思茅松林下有机三七产业化发展规划

2019-2025 》并于 2019 1 19 日,印发了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稳步规范发展林下有机三七产业工作方案》的通知。《普洱思茅松林下有机云茯苓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审核通过。思茅松林下魔芋种植试验示范已成功推广,规划在景谷县、宁洱县、思茅区等发展思茅松林下魔芋种植。

根据规划,到 2025 年,一是实现林下有机三七每年在地规

模稳定在 20 万亩,年采收规模稳定在 6.66 万亩,年产有机三七

3300 吨,综合产值 100 亿元。二是全市思茅松林下有机云茯苓

种植面积达到 5 万亩,逐步形成年产 5 万吨云茯苓鲜药材,实现

农业产值 5 亿元,出口云茯苓白丁 1 万吨、统货 1 万吨及精深系

列产品,实现工业产值 12 亿元,带动林农 10000  35000 人就业致富,推动普洱思茅松林下有机云茯苓产业规范化、集约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把普洱打造成全国云茯苓之乡三是据市场需求,确保思茅松林下魔芋种植面积不低于 30 万亩,每

年可采收商品芋面积 10 万亩以上,年产种芋 3 万吨以上,年产

鲜魔芋 10 万吨以上的基础上,优化种植品质,做好有机产品, 打造企业品牌,使魔芋种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力争实现年种植产值 6 亿的利民增收产业。景谷县人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与具有世界最先进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的湖北天之赋实业有限公司


 

 

签订珠芽魔芋精深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 6 亿元,目前已启动一

期项目建设,投入资金 1200 万元。项目建成后,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和国外魔芋主要消费国,销售网络将面向全球。

二、做好基础研发,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方面。

2014 年,以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专家团队为代表的科研队伍,开展了思茅松林下三七有机种植试验、示范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成功经验,并形成了思茅松林下三七有机种植技术标准,取得相关技术专利权。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站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2019-2020 年分别在各县区建成按照有机标准及 GAP 质量管理规范的示范基地 12 个,总规模 0.20 万亩, 集中开展规范种植技术示范、种植技术培训及推广等。目前在澜沧县已完成 7500 多亩思茅松林下三七种植示范推广,完成以专家团队授权使用思茅松林下三七有机种植专利技术并组织操作技术培训已达 2000 余人,这将成为下一步产业发展的一股技术生力量。2017 年,由普洱市科技局推荐,云南省科技厅批准建立了普洱市林科所蒋有绪省级院士工作站,为更好地、科学地经营思茅松林提供科学的指导。

景谷兴迈农业有限公司与湖北天之赋实业有限公司合作,专业从事优质魔芋种源培育、魔芋种植、加工、销售,成为云南省 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企业"、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公司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技术支持,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


 

 

研单位+基地+农户模式,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公司现有农资经营服务部 1 个、高标准优质珠芽魔芋育苗大棚 30

个、珠芽魔芋资源圃 1 个、优质珠芽魔芋选育基地 1 个、优质珠

芽魔芋种芋扩繁基地 1000 亩、林下魔芋示范基地 1500 亩、有机

魔芋示范基地 500 亩、商品魔芋示范基地 500 亩。这将为思茅松人工林下种植产业高效发展提供种源及技术支撑。

三、加大资金投入,为科研、推广提供经费保障方面。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有关问题的通知》(厅字

201720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厅字〔20181 、《中共普洱市委办公室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普室字〔201990 相关要求,从 2018 年,取消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预算基数,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依据有关政策和 市级当年财力,结合当年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按照政策标准和项目入库情况,据实逐项审核确定年度支出预算。市财政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大补短板力度,重点保障基 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开发等公共科技活动。


 

 

四、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成果转化方面。

普洱市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浙江康恩贝、南京金陵药业、 云南峻山傲斛珍浠植物药业、斛哥庄园、恩润生物、天昌生物、镇沅华晨林业、孟连大发石斛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培育了普洱淞茂谷、南药庄园、康恩贝、金陵药业等一批种植基地,利用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大企业独立开发发展模式,推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重点打造云茯苓、林下三七、普洱白及、砂仁、石斛、滇黄精、滇重楼等一批道地药材公共品牌,开展品牌宣传,重点讲好生态资源优势,推进普洱白及、普洱思茅松林下三七、普洱石斛等地理标志产品认定,促进 3-5 个普洱重点道地药材产业基地认证,积极引导一村一品示范村品牌的建设。目前,普洱滇黄精已完成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确保普洱林产品商品的信誉,保护我市产品商品的合法权益, 同时配合我市开展森林康养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下一步将积极申报灵芝、茯苓等有代表性的中药材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有机产品认证。支持企业积极申报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大名品等认定。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做大市场规模。通过开展思茅松林下种植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实现林地的高效利用,促进普洱绿色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感谢您对普洱市思茅松林下种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姜绍红 18908795876

 

 

 

 

 

 

 

 

 

 

 

 

 

 

 

 

 

 

 

 

 

 

 

 

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思茅区政协提案委。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