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市第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1号建议的答复 | ||||||||||||
|
||||||||||||
杨丽娅等3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江城县亚洲象保护与资源开发力度的建议》(第111号建议)交我们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交办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和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的通知》(普政办发〔2024〕16号)和《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督办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和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的通知》(普政办函〔2024〕29号)要求,江城县代表团杨丽娅等3名代表在普洱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江城县亚洲象保护与资源开发力度的建议》(第0111号)交由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主办,协办单位江城县人民政府,市委网信办、市新闻办、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收到该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行文《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提供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111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函请各单位给予提供协办意见。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结合各协办单位意见于2024年6月28日到江城县文旅局与建议代表进行面商。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一是关于建设“普洱江城野生亚洲象国家公园”、亚洲象救护及繁育基地、监测和基础防护设施,二是关于给予加大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投入。经研究核实我们认为:一是国家公园的设立属于国家事权,申报主体为省级人民政府;目前中国仅设立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对野生亚洲象进行救护繁育工作。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将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不断加强野生亚洲象监测与安防设施建设。二是将持续做好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补偿工作。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是关于给予建设“普洱江城野生亚洲象国家公园”一事,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一)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国家公园的设立是有严格规定的,且亚洲象国家公园的科学划定须结合亚洲象与热带雨林的双保护目标和农林交错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亚洲象分布和习性、活动规律、生境承载力等多种因素。云南省政府规划建设的亚洲象国家公园试点,地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3州(市),普洱市仅涉及思茅区范围(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普洱市林草局结合实际,正积极配合省林草局开展《亚洲象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试点方案,省政府已于2023年12月将试点方案报国家林草局,待国家林草局批复后实施建设。 (二)根据2023年1月20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做好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云文旅办发〔2023〕8号)要求和2月23日省文旅厅专题会精神,普洱整董亚洲象国际生态旅游区列入全省10个世界级度假区之一,专业规划团队开展了实地调研、论证,项目拟以勐桑洛小镇4A级景区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康平野象栖聚区、整董吉象度假区;同时,加强政策研究运用,正积极申报人象冲突生态环境治理+旅游产业EOD项目,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亚洲象国际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详细规划编制、招商策划初稿,将按程序报审。普洱市正积极规划亚洲象国际旅游,主要涉及江城县康平镇、整董镇、勐烈镇、勐康口岸等,可依托亚洲象国家公园的建设,适度开发亚洲象国家公园周边的亚洲象旅游资源。 二是亚洲象救护及繁育基地建设一事,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一)目前中国已经建设有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该中心于2002年由原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主要承担云南全省范围的野生亚洲象的救护、救助和收容、繁育任务,是一家以亚洲象收容、救助和繁育研究为核心的科研基地。 (二)该救护中心有专项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健全,具有专业的野生动物救护特别是亚洲象的救护专家,且中心医疗设备完善、野化训练技术成熟,完全具备救护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临沧3州(市)约300余头野生亚洲象的救护工作。 (三)普洱市目前建设完成普洱市思茅区亚洲象保护管理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下一步市林草局计划向省林草局争取项目及资金,在保护管理区建设一个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对普洱市境内受伤,受困的野生动物,如亚洲象、黑熊、眼镜王蛇等野生动物进行救护。 三是关于监测和基础防护设施一事,我们的办理意见是:目前江城县林草局为加强野生亚洲象安全防范工作,在县政府支持下配备专业护象监测队伍13人,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在争取上级资金的同时,积极协调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项目中防灾防损资金,为13名监测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并核报2021-2023年亚洲象监测费用18万余元,配备红外线监测无人机17台(其中市林草局配备5台),采取无人机监测与地面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手段,对江城县辖区内亚洲象群进行跟踪监测,在亚洲象活动频繁的康平镇、整董镇安装红外线监控、防象围栏、避象塔、太阳能路灯等,进一步解决人象正面冲突等问题,截至目前,已安装红外线监控10台、高清固定监控点3个、太阳能路灯400余盏,建成防象围栏电脉冲16.4公里,安装建设避象塔(观象塔)1座,打造普洱市亚洲象监测江城站点1个,目前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正在申报亚洲象保护相关项目,加大亚洲象安全防范资金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给予加大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投入一事,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当前,普洱市已签订了2023-2025年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服务协议,野责险每年投保资金2900万元,三年共计投保8700万元。保费由2021年的中央及省级下拨1400万元增加到2022年以后的每年2100万元,补偿标准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已位居全省前列,主要农作物补偿标准已经与市场价格持平,比如,稻谷从原来的810元一亩提高到1538元,玉米从原来的690元一亩提高到1017元。此外,野生动物破坏经济作物、生活用品的补偿标准也在提高,比如5年以下的橡胶树每株补偿20元,5年以上的每株补偿52元,3年以下的咖啡每株补偿8元,3年以上的每株补偿16元等。又如,野生动物肇事致人死亡,2016年以前每名受害者赔付20万元,2017年—2019年每名受害者赔付40万元,2020年—2023年赔付额提高至60万元。2023年,全年理赔2521万元,受益农户11524户,其中亚洲象肇事2050万元。群众因野生动物肇事受到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依法获得补偿,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也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但我市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经费除省级分配外,仅市级财政安排了保费预算(市级统筹440万),县(区)虽然计划安排了自筹资金(县(区)自筹360万元),但是由于财政困难,且缺乏全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渠道,亚洲象等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经费来源单一,致使每年的投保经费严重不足。为克服以上困难,普洱市将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与森林火灾保险合并,提高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的保费投入,从而提高野生动物肇事补偿金额,最大限度的弥补群众的损失;加强与保险公司沟通、协商,有效保障野生动物肇事特别是亚洲象肇事的定损、查勘、理赔等服务落实到位。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接汇报,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加大保费的投入,逐步推进亚洲象保护工作取得更多实效。最后,感谢您对普洱市亚洲象保护与安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4年8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