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洱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75号发言建议的答复 | ||||||||||||
|
||||||||||||
魏云春代表: 您在普洱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盘活盘盈资产,从操作层面深度研究,不断完善存量资产盘活方式,深挖闲置资产价值,主动对接优质市场主体,引入具有相关经验和资质的专业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有资产盘活的意见》已交由市财政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市财政局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严格落实主办责任,立足财政职能职责,认真研究你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坚持实事求是,从加强资产利用效益、效率、政策解释等方面提出答复意见。同步强化沟通协调提升答复意见效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财政在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结合普洱市国有资源资产优势,统筹各类资源资产,深度挖掘可盘活资产,最大程度激发资产利用效能。降低闲置资产存量及政府运行成本,分类、分期、分批采取整体打包转让、出租流转、特许经营权出让、作价注资等方式,引入市场机制依法依规推进国有资产资源盘活,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2024年形成累计盘活收入53.44亿元,完成省级(2023-2028)下达总任务数的97.39%,完成任务情况全省第一,受到省财政厅表扬,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 但地方政府经过近年资产盘活后,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地方剩余的优质资产进一步加剧锐减,对地方后续经济发展基础形成影响。二是存在政策研判瑕疵。首先,盘活存量资产没有成熟的预案和路径。盘活存量资产项目筛选时,未充分考虑到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存在的不可预见性因素。导致“项目”实施受阻或夭折。其次,盘活存量资产项目涉及资产主体不同,管理政策规定交叉,财政资产管理部门“纵向”政策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横向”政策法规的研判出现偏离,盘活存量资产实施风险、难度较大。三是盘活存量资产金融政策支持不足。主要表现金融机构在支持盘活项目方面的金融政策支撑不足,缺乏满足盘活存量资产的本地化服务手段和金融产品,降低了项目盘活的融资期望值。四是盘活方式较单一,可操作性不强。五是形成财政收入的“真实性、合规性”存在瑕疵。 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持续强化组织保障,深化高位推动。二是深化全市盘活存量资产项目分析、研究,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工作格局。三是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功能优势、产业优势,科学谋划盘活方案,构建盘活机制。四是强化政策解读、研判,为存量资产盘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五是创新盘活方式。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不断创新盘活方式。六是完善盘活流程。加强盘存量资产工作的协调机制,推进解决盘活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依法依规开展盘活工作。七是优化税收、金融支持力度。八是严肃财经纪律。确保资产盘活合法合规、收入管理规范有序。 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需望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欢迎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 普洱市财政局 2025年5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