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机构

首页  >  正文
普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22-12-22   作者:市政务服务局 点击数:  
 索引号:  1035-/2022-1222001  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22-12-22
 主题词:  其他  发布机构: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文  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普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六个部分。

一、总体情况

2022年,普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政务公开各项部署要求,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切实推进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等领域信息公开,切实保障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增强工作的规范性

一是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局班子其他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政务公开的日常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政务公开工作程序。制定《普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普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和信息发布协调机制。严格落实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凡在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部门专栏公开的内容,需经领导审核同意后才予以公开。同时,做好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档案资料管理,使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三是丰富公开载体,提升政务公开效果。积极利用政务服务平台延伸政府信息公开查询体系。在政务大厅摆放触摸查询机供前来办事的群众查询、浏览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及其他相关信息。在大厅LED电子显示大屏滚动播放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重要文件、相关工作宣传材料及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的招标公告和中标公示等信息。制作中心窗口单位位置示意图和单位人员信息牌、监督举报投诉电话等信息,张贴和摆放于政务大厅显眼位置。编制并印发各部门关于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事项的《服务指南》,向群众公开办理事项的前置条件、需提供的材料、办理程序、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承诺时限等。《服务指南》做到一个事项一个指南,方便群众取阅。

(二)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稳步推进工作

在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中,围绕单位工作重点,规范公开内容、程序、时间,确保及时公开到位,全力推进“放管服”相关工作落实。

一是积极研究部署。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普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做好安排部署,细化明确局各科室任务分工,要求局各科室认真履行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规范公开内容。普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把转变职能、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率等作为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以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市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省政府采购网为主要平台,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及时、准确、规范地发布政务公开信息,主要有:机构职能、工作动态、重要通知公告、办事指南、办件及交易量统计、三公经费开支情况、交易信息(包括工程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地产交易、综合类五类招标公告和中标公示)等,为群众提供了较为全面、详实的信息。

三是其他需要回应事项。一是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二是2022年,我局对《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平台线上运行和功能整合的建议》(第0145号建议)、《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提案》(第103号提案)、《关于加强我市营商环境建设的建议》(第64号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提案》(第78号提案)、《关于利用数字手段开展政企攻坚营商环境、促进普洱产业兴旺的提案》(第70号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40号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的提案》(第7号提案)、《关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服务职能的提案》(第96号)进行了及时答复并将1个议案和6个提案办理结果及时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部门栏目频道公开。

(三)加强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1.勇于解放思想,在改革创新中求突破。一是统筹抓好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全面完成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的编制,向社会公布涉及全市346个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2799项。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节能审查、企业项目核准时限从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持续推进企业开办经营便利化,实现所有市场主体类型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加快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0.25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时间不超过0.5个工作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规划用地审批改革,一般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已压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全力推进“减证便民”行动,截止11月底,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共计88175件。二是抓好墨江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业务指导。

2.对照一流标准,在提升服务上下功夫。一是创新市区合一政务服务“1+X”综窗集成服务“普洱模式”。我提出以“办成一件事”为原则,打破市区层级和部门、科室界限,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调整优化市政务服务中心功能布局,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分区域设置1个综合服务区(目前,在全省政务服务系统只有昆明和普洱两家设置了综合服务窗口)、8个主题服务区(公积金、不动产登记、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公安业务、税务服务、企业服务、卫生健康)和个性化的婚姻登记服务区,在全省首创集中受理、办理市区两级政府所属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大幅度提升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的办事体验感和便利度。二是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我牵头组织修改完善了《普洱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制度》、《普洱市政务服务中心投诉处理办法(试行)》、《普洱市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事务代表工作制度(试行)》等规章制度,切实增强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做到“接待有风度、答复有温度、落实有力度”。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梳理出市级1183项服务事项、思茅区级1191项服务事项,形成“营商环境一本通”,为企业提供“点单”服务,确保群众到窗口办事能一次性办结,不跑冤枉路。三是积极开展帮办代办服务。设立帮办代办服务区,制定了《普洱市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实施办法(试行)》,配备专业代办团队,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外商重点投资项目提供全流程代办服务,并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肩并肩”“零距离”的帮办服务。截止11月底,为市场主体和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协办服务1179件。

3.强化数字赋能,在提升效能上见成效。一是推进“智慧政务”建设。我持续加大与市委、市政府和省政务服务局的汇报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结合普洱实际切实推动普洱市助企纾困(智慧政务大厅)数字化平台(一期)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效能,有力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次办好”。二是深入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APP宣传推广。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实现了市、县(区)20家医院预约挂号、10县(区)住房公积金相关业务、思茅城区水费查询缴费、普洱茶检验报告查询等便民惠民服务事项上线“一部手机办事通”。三是推行延时预约。将大厅所有办理事项全部纳入预约服务范围,对已上线“办事通”的政务服务事项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每周日开展“早市”、每周三开展“夜市”政务服务。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全面推行预约服务、延时错时服务,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4.不断完善机制,在交易管理中促规范。一是全力推进全流程电子化。进场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全部实现电子化在线办理,公告信息发布、场地安排等事项实现“零跑腿”。二是率先开展涉密政府采购工作。我组织研究制定了涉密政府采购项目管理办法、操作规范、采购范本,增设了涉密开标室、保密评标室,在全省州市首家实现了涉密政府采购和一般政府采购管理分开、场所分开,确保涉密政府采购项目不泄密。截止11月底,完成涉密政府采购项目13项,交易额2758.43万元。三是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应进必进”,做到目录内的“应进必进”,目录外的“能进则进”。全力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服务功能设施及工位制进行升级改造。全力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市内工程建设项目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切实解决评标专家不足和质量不优的短板问题,实现优质评标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共用。常态化开展场内秩序管理,修改完善场内秩序管理、信息核验发布等制度,切实加大巡检力度,规范各类人员交易现场行为。截止11月底,全市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092个,同比增长20.93%;交易额436.93亿元,同比增长47.94%。其中:工程建设项目完成560项,同比增长31.15%,交易额3881358.78万元,同比增长311.68%;政府采购312项,同比减少21.01%,交易额154316.01万元,同比减少92.01%;矿业权交易3项,同比增长50%,交易额1592.49万元,同比增长17.27%;国有产权交易94项,同比增长394.74%,交易额184060.39万元,同比增长1574.37%;国有土地出让118宗,同比增长114.55%,交易额125260.99万元,同比增长90.21%;其他交易项目5项,交易额22700.66万元。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共节约资金14917.88万元,矿业权交易、国有土地和国有产权交易为财政增收4877.75万元。

2022年度,我局在云南省政府采购网、普洱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普洱市人民政府网等分别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71条,其中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包括政府采购)公开973条,其他各类信息98条。发布工程项目招标公告282条,中标公告(含中标候选人公示)490条、变更通知76条、异常公告40条。政府采购发布公告85条,其中公开招标公告20条,竞争性谈判公告3条,竞争性磋商公告5条,单一来源公告6条,询价采购公告3条,更正公告14条,采购结果公告34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制发件数

本年废止件数

现行有效件数

规章

0

0

0

行政规范性文件

0

0

2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0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0

行政强制

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行政事业性收费

0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

企业

科研

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0

0

0

0

0

0

0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0

0

0

0

0

0

0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0

0

0

0

0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

0

0

0

0

0

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0

0

0

0

0

0

0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0

0

0

0

0

0

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0

0

0

0

0

0

0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0

0

0

0

0

0

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0

0

0

0

0

0

0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0

0

0

0

0

0

0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0

0

0

0

0

0

0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0

0

0

0

0

0

0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0

0

0

0

0

0

0

2.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

0

0

0

0

0

0

(六)其他处理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0

0

0

0

0

0

0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0

0

0

0

0

0

0

3.其他

0

0

0

0

0

0

0

(七)总计

0

0

0

0

0

0

0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0

0

0

0

0

0

0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
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结果
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2年,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公开意识及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公开的信息量有待增加;专职人员不足,影响到资料收集整理、及时发布、更新等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2023年我局将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途径,与政务服务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到人,建立起各司其职、运转协调的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

二是充实公开内容。进一步做好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免予公开三类政务信息的界定,完善主动公开的信息目录,并在政府信息的“量”和“质”上下功夫,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严格审核把关,规范信息公开流程,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方便公众获取政务信息。

三是强化业务培训。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是优化提升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完成人员、事项集中进驻。

二是加大推进省平台统一申办业务系统使用力度,实现政务服务“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三是推进网上政务服务标准化,完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实现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和监管平台“一网通联”,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次登录、全网通办”。

四是持续抓好“一部手机办事通”宣传推广应用。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22年,普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无收取信息处理费的情况,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普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2022年12月20日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